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

廢棄工事考證(二)高雄梓官區大舍甲海軍中心軸平射機砲塔

        日本海軍以漯底山作為基點,往南構築三座高聳的核心特火塔,每座塔均配置作為平射用途的九六式 25 釐米機關砲,是全臺灣火力最強大的馬特洛塔三座核心塔的位置分別坐落於梓官部落西側、大舍甲部落西側,以及典寶溪畔前兩座配備兩挺機關砲,就是本文「海軍中心軸平射機砲塔」,後一座配備四挺機關砲,則為「海軍平射機砲塔」

高雄梓官區梓官海軍中心軸平射機砲塔(南32-087)

        昭和二十1945)年初,海軍施設部所屬的第三三四設營隊(大尉 峯尾恭人),分別在彌陀庄漯底山、竹子港、舊港口、大舍甲一帶構築特火塔、戰車壕、交通壕、哨信所、坑道等工事。設營隊以海軍航空隊漯底山高角砲台(中尉 平川八郎)為基點,向南每隔 1100 公尺共建起三座特火塔(核心塔),再以每座核心塔為中心,四周搭配高低不同的特火塔,並向外發展出環狀壕溝野戰陣地至於漯底山以北,則由竹子港邊的「海軍高平兩用槍砲塔」為核心,環繞建立三座心同圓式的特火塔陣地群,又分別在四周構築不同樣式的小型特火塔,規模可謂全台第一。最後因應硫磺島、沖繩方面的壓力,高雄警備府司令官福田良三發布〈高雄警備府命令第一O六號,第三三四設營隊主力轉進臺北關渡地區,協助第十方面軍築城隊與第六十六師團構建防禦工事。

第三三四設營隊工事位置圖
(Source: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為補齊日本陸軍獨立混成第百三旅團、海軍第三三四設營隊的空缺,原本駐紮於嘉義的第十二師團步兵第四十六聯隊奉命南下移動,自五月二十九日正式接手負責岡山地區的防衛任務,成為岡山地區守備隊的基幹部隊,其第三大隊本部設置於漯底山,並由第九中隊(一小隊欠)和第十中隊負責漯底山地區的工事構築和防衛。岡山地區守備隊之作戰方針為:「主要部署於漯底山南側及二層行溪河口附近,並打擊上陸的敵軍。一旦敵方上岸,必須防止敵軍利用岡山機場,並且固守漯底山、大小岡山,以利於爾後作戰方為容易」。海軍方面漯底山北方為日本海軍臺灣空高雄基地陸戰隊第一二中隊、南方的梓官地區守備隊則是日本海軍臺灣空高雄基地陸戰隊第三中隊。

高雄梓官區大舍甲海軍中心軸平射機砲塔

        海軍中心軸平射機砲塔以「中心軸一基六口」的設計,將機關砲固定在正圓形槍室的中心,槍口並未突出到射口內緣,讓槍管可在室內 360 度自由轉動,對應六個呈左右 30 度角的射口,死角也是六個 30 度角。

二樓機槍室,可見地面通二樓的人孔

        二樓的死角恰為三樓的射界,兩挺機關砲共同組成一個全方位 360 度射界。此外,一般特火塔的機槍都是緊貼射口,槍管伸進射口,左右迴旋時受限於兩側牆壁。這兩座特火塔則砲管前端不及射口,方能自由迴轉,但射擊時必須事先精密校準,做好死角設定,否則就會發生砲彈打到室內牆壁,釀成流彈傷人的慘劇。

遠望外觀,可見二、三樓射口彼此錯位,左下方可見人員出入口   
從一側人員出入口看另一側,弧形階梯與一樓(儲藏室)積水未退

人員出入口特寫,必須彎腰才能鑽進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文章

廢棄工事考證(六)澎湖縣西嶼鄉內垵野砲第三種掩體

          野砲第三種掩體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地方,為太平洋戰爭末期的產物,鄰近內垵遊憩區高處的停車場,即位於內、外垵之間隆起的小高地「白馬崎」山坡上,作為緝馬灣左翼的火力支撐點。這座野砲掩體視野涵蓋整個緝馬灣,其主要射向為海灘,體現了「殲敵於灘頭」的傳統思想。 內垵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