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砲第三種掩體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地方,為太平洋戰爭末期的產物,鄰近內垵遊憩區高處的停車場,即位於內、外垵之間隆起的小高地「白馬崎」山坡上,作為緝馬灣左翼的火力支撐點。這座野砲掩體視野涵蓋整個緝馬灣,其主要射向為海灘,體現了「殲敵於灘頭」的傳統思想。
內垵白馬崎野砲第三種掩體。 |
開著租來的汽車行經跨海大橋,沿著西嶼鄉的203號縣道南下,來到有著「臺版馬爾地夫」的後灣沙灘,俗稱緝馬灣。內垵遊憩區有兩處入口,皆設有專用免費停車場。這次從高處的停車場,用下階梯的方式走海濱木棧步道。本案例之「野砲第三種掩體」,即在木棧步道左側的小山丘上。
從海濱木棧步道向內垵野砲第三種掩體望去。 |
1908(明治41)年3月止,日本陸軍澎湖島要塞的築城工事及備砲全數完成。要塞由六個堡壘、四個砲臺與四座框舍構成,以堡壘、砲臺的重砲向海面的敵艦對戰,其配備的小口徑速射砲與機關砲,則是用來掃蕩臨近堡壘、砲臺的敵人。至於堡壘、砲臺的背、側面,即火力覆蓋範圍的死角,通常是由框舍加以掩護,作為堡壘、砲臺的背、側面之防衛骨幹。
「Number and Disposition of main Weapons」提及潑刺部隊有三八式野砲(Field Artillery)十三門。 (Source: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
1944(昭和19)年3月提升戰備時,澎湖島要塞以「對中、小型艦艇及潛水艇行射擊」為首要任務,配備著幾近塵封在砲臺內的大口徑加農砲或榴彈砲。不僅沒有一處砲臺是位於反登陸之要點,偏離主要戰場,選址都是在靠近航道或港口的岩岸高地,用來扼殺試圖靠近的敵方船艦或潛水艇,而且此時世界海軍早就不流行岸艦互轟的古老戰法,敵方只要從航空母艦上派遣飛機,便能輕取在氣勢浩大的砲臺上安裝的岸置重砲了。原本擔當陸地戰鬥的既有框舍也都不合用,因為明治時代的戰術思想,並不強調殲敵於水際,而是等待敵人登陸後,再行決戰。至此,框舍的選址多在內陸高地或交通要點上,而非沙灘海岸。由於明治時代建築的要塞工事已成廢物,澎湖島要塞重砲兵聯隊能夠依賴的,僅剩下平時保管在屯營倉庫內的小型預備用火砲。因為只有這些輪車型機動砲,才有辦法推進到水際灘頭岬角處作戰。
澎湖島的三八式野砲火點分佈及火線射向圖(紅點為完工、黑點則是未完成)。 (Source: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筆者編修) |
澎湖島要塞的機動砲主力為三八式野砲(十三門),相當於野砲兵一個大隊。此外又有三八式十糎加農砲(四門)及九一式十糎榴彈砲(五門),規模各幾乎相當於一個中隊。為了掩護三八式野砲,要塞部隊加緊興築掩體,其設施型態分為三種,分別為野砲第一種、第二種掩體,以及野砲第三種掩體。野砲第一種掩體採半地穴挖掘,為射向相同的兩個單砲位掩體,分別由獨立的觀測所指揮。野砲第二種掩體也是採半地穴挖掘,為單砲位獨立運用。野砲第三種掩體則是洞窟地下化,進而抵禦來自敵方砲擊、轟炸等威脅,以確保要塞機動砲的健全性。
軍事接收總報告書裡「澎湖要塞工事位置要圖」,清楚畫出白馬崎的「野砲第三種掩體」。 (Source: 臺灣省軍事接收總報告書) |
澎湖列島海岸曲折,其性質大致分為岩石、砂石兩種。岩石海岸多屬斷岩或礁石,傾斜急峻,登陸困難;砂石海岸一般傾斜較緩,水深約在十公尺以上,適於登陸。漁翁島的假想之敵登陸地點,第一為小池角地區,雖然海底多為礁石,不過漲潮時小型船隻可以活動,正面約8,000公尺;第二為外垵地區(現外垵漁港),海面遼闊,正面約一千餘公尺;第三為內垵地區,海底平坦水深,正面約一千餘公尺。
由木棧步道遙望整個緝馬灣(後灣沙灘),以及遠方的鱟仔尾。 |
反登陸築城也以這三處為重點。內垵地區右側岬角之鱟仔尾和左側之白馬崎,編成大規模要塞化陣地。其中的野砲第三種掩體,在白馬崎即建有一座。其工事設施計有:火點三處,以能對抗500公斤直擊彈,再近一步開鑿409公尺長的坑道予以串連。然而,計畫跟實際情況永遠不一致,由於工程一再展延,在1945(昭和20)年3月最後一次修訂時,預定完工日期已經延至當年的十二月底,最終也未能施工完成就終戰停工了。
從砲車出入口看掩體內部,右方是彈藥室,盡頭是砲射口。頂蓋的混凝土板模痕跡清晰可見。掩體側壁為混凝土澆灌而成,再施以粉刷。彈藥室牆只是內部隔間,因此為磚石堆砌表面施以粉刷。 |
1944(昭和19)年初旬,澎湖島為應對美軍可能的登陸作戰,便以要塞司令部為政,軍民構成一體,一同在灘頭堆砌反戰車石牆、在海邊挖掘反戰車壕溝,以及在海岸岬角處,興築混凝土頂蓋的半地穴式掩體。當時的澎湖島,才在1945(昭和20)年1月4日下令動員獨立混成第75旅團,然因應美軍對沖繩發動的登陸作戰,遂今後美軍對臺灣北部攻擊之公算已逐漸增多,而將旅團主力逐次向臺灣本島新竹州的竹南郡轉移。轉進的兵力計有:獨立混成第75旅團司令部、獨立步兵第560大隊、獨立步兵第561大隊、獨立步兵第563大隊等。
砲室有能夠快速變換射向的轉車盤及駐鋤溝,讓野砲也能追瞄移動目標。為求最大之射界,砲車必須盡量貼近射口,於是造成多角形和弧形子牆。砲射口側面,可見煙囪排氣口。 |
此時的澎湖島,只剩下獨立步兵第562大隊、獨立步兵第564大隊、重砲兵第12聯隊、旅團工兵隊及澎湖島陸軍病院,勉強組成一支總員額僅2,800人的潑刺部隊(部隊長為鵜飼源吉大佐),兵力與武器都顯得吃緊。例如潑刺部隊在漁翁島地區的兵力,就只有獨立步兵第562大隊第一中隊、重砲兵第12聯隊第一中隊,以及漁翁海軍守備隊戍守而已。
從砲位向後看砲車出入口(中)和彈藥室(左)。砲車出入口外接塹道,兩旁的護牆大半已崩坍損毀。當年塹道尚未完成頂蓋(即地下化施設)就終戰停工了。 |
依照防衛計畫的想定,潑刺部隊以一部置於白沙島、漁翁島,以主力集中在澎湖本島佔領堅固陣地,以圖擊滅美軍戰力,並協同海軍殲滅敵軍於水際灘頭。根據「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防衛計畫」,可以窺見漁翁島地區的軍事屬性:『以一部置於漁翁島,而其主力集中澎湖本島。於水際構築堅強之陣地,以側射或密集火力擊滅敵人於水際灘頭。漁翁島地區隊須執拗對上陸之敵,應防衛地區內一切之地形,構築堅固、秘密蜂起之肉博據點、戰車障礙物等施設等,行果敢之戰鬥以殲滅敵人,因此漁翁島需徹底執行要塞化為重。此外,漁翁島地區隊需有隨時能集中兵力於澎湖本島、白沙島之機動準備。』。
從砲射口遠眺緝馬灣及鱟仔尾。 |
這座野砲掩體視野涵蓋整個緝馬灣。除了白馬崎外,鱟仔尾也是一個絕佳的制高點。這兩處是內垵地區防禦工事建設的起點。白馬崎及鱟仔尾各有野砲三砲位的規模,分別在沙灘兩端的岬角配置側射火力,以蟹鉗之勢夾擊來犯的敵軍。這些掩體主要射向都是海灘,堅守著傳統思維的「水際擊滅」主義。
射口外簷內部有溝槽,防止雨水倒流入砲室內。 |
1945(昭和20)年8月15日,部隊依舊不間斷地構築在澎湖各地的陣地。突然各隊傳來「本日正午,天皇陛下有重要的廣播,請全體官士兵恭敬聆聽訓示」的消息。到了中午,所有的官士兵整齊排好隊伍,聆聽戰爭結束的「玉音放送」。然而廣播雜音很多,無法聽得很清楚,只能大概理解發生了甚麼事,於是部隊長鵜飼源吉大佐下達指示,在正式命令到來之前,所有現階段的任務仍持續進行。翌日,潑刺部隊收到了正式的停戰命令,地方部隊奉命停止任何的作戰行動。為了因應情勢變化及恢復勞務者的管理制度,因此潑刺部隊開始耕耘農作物及整備相關交通設施,並等待盟軍的交接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