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廢棄工事考證(一)高雄彌陀區舊港口乙種機槍堡

        這處工事位於高雄縣彌陀區舊港口西北側,順著舊港橫路前進,在舊港橫路與舊港路北三巷交會處,左方是日日信企業有限公司的廠區工事為戰後國軍所建的乙種機槍堡,以鋼筋混凝土構造的永久工事,構造物形體屬於正圓形共有四個射口與一處入口,機槍堡的各部位尺寸都很一致,誤差極小顯示施作精良通風孔設計十分特別,應是依照標準圖面施作,且應是由專業的工程人員施作。

彌陀區舊港口乙種機槍堡   

機槍堡近照


        此類型工事亦稱為伏地堡,其射口部分外露的鋼筋、RC粒料、板模做工等方面來判斷,是戰後國軍所建。機槍堡朝向阿公店溪,其射擊火線涵蓋了阿公店溪出海口與舊港口西北側海岸線。

機槍堡內部觀測口兼射口

機槍堡通氣孔

機槍堡人員出入口

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據點視察(二)重慶四號 (觀音山加強連坑道陣地)

軍事遺跡(二)重慶四號 (觀音山加強連坑道陣地)

重慶四號, 正名為觀音山加強連坑道陣地, 坑道全長4,788公尺, 機槍堡22座, 重機(砲)堡4座; 工事由陸軍第一軍五一工兵群負責, 旬民國五十九年六月一日開工, 迄六十年三月十一日完成, 總經費共計台幣一千五百萬元

坑道一偶
庫房
觀測所
戰鬥坑道內部
值勤表?
以牡蠣殼代替消音錐, 降低開槍時所產生的巨大回音
急救室
竣工碑誌
班掩蔽體
班掩蔽部
機動坑道內部
岔路口
83高地軍營
三吋艦砲掩體
掩體內部寫景圖

三吋艦砲穹窖


 此行大約行走了4,500公尺, 花費4小時, 而其餘路段因積水嚴重並未繼續探行

 

 

2018年7月14日 星期六

據點視察(一)金山示範陣地

軍事遺跡(一)金山碉堡坑道

因1941年太平洋爆發之故, 因此日本陸軍擴編基隆要塞版圖, 而金山即要塞之西地區, 金山獅頭山因位在凸出海岸的金山岬, 居臨高下, 地勢險峻, 火力發揚十足等優勢, 因而成為首要的軍事重地, 武器及工事配置多集中於此.

工事

機槍掩體 二座
人員掩蔽部 二座
十二座加農砲掩體 三座 (一座未完工)
野砲掩體 二座

戰後, 反共之國軍擴張工事版圖, 建設眾多碉堡及坑道, 以達到終極要塞為目標, 之後便由警總和關渡師一同駐防, 直到海岸線解嚴開放為止.

儲備坑道

儲備坑道內部

人員掩蔽所兼指揮所
二層式

內部射口
(第二層)

人員掩蔽所
(第一層)

金包里山
海拔67公尺
三等三角點#1023號

大佛展望處

加式十二公分重加農砲掩體

營舍

滿滿的林投
精忠坑道
(盡頭處為砲口)

軍械室

磺港一景

磺港山
海拔56公尺
聯勤測量隊三等三角點內補002
民國65年5月

倒塌的碉堡

金湯坑道
(盡頭處為機槍堡)

復漢坑道
(盡頭處為機槍堡)

揚威坑道
(盡頭處為機槍堡)

揚威堡

燭台雙嶼

"毋忘在莒"
"中華民國54年2月春建"
"陸軍三五七二部隊長題"

中興坑道
(內部有叉路, 盡頭處各為機槍堡2座, 砲口1處)

神秘海岸

虎掘坑道
(內部有叉路, 盡頭處各為砲口2處)


加式十二公分重加農砲掩體
(未完工)


















文章

廢棄工事考證(六)澎湖縣西嶼鄉內垵野砲第三種掩體

          野砲第三種掩體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地方,為太平洋戰爭末期的產物,鄰近內垵遊憩區高處的停車場,即位於內、外垵之間隆起的小高地「白馬崎」山坡上,作為緝馬灣左翼的火力支撐點。這座野砲掩體視野涵蓋整個緝馬灣,其主要射向為海灘,體現了「殲敵於灘頭」的傳統思想。 內垵白馬...